��心灵速递 - 我爱你化学网
心灵速递
类型:转载来源:科学网作者/推荐人:钱扬义点击量:880927时间:2012年1月4日 18:10:41

 

导师教我写第一篇学术论文

喻海良,2011年1月4日 来源《科学网》推荐  钱扬义

  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虽然已是风尘往事,但每每谈起学术论文写作,我常常会想起它。

  我大四便进入实验室课题组,帮助老师进行一些科研工作。硕士第一学期,一直在实验室里做些研究工作。期间,看到师兄师姐们都在琢磨写学术论文,就自己也跟着写些东西。虽然当时还根本不懂得什么是学术论文,但也依葫芦画瓢,按照标题、摘要、关键词等一个一个地往里面添加内容。第一篇学术论文,不到两个礼拜,也像模像样地成了稿。然后再修改两天,就洋洋得意的感觉。由于导师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觉得他太忙,就没有“知会”他,自己投向了一个学校认定的重点期刊(这种现象,其实在当时的师兄师姐身上常发生,有些牛教授挂名的学术论文,一年超过100篇)。过了两个月,编辑部来信,让我交版面费,并进行一个小的修改。我们学校博士毕业,对学生的论文要求是一个重点,三个核心。一个重点在手,基本上就相当于博士毕业不会有论文上的阻力了。兴奋之余,马上自己垫付了版面费,并按照审稿人意见返回了论文。

  再过了一个礼拜,我拿着发票找导师报销,并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他。导师首先毫不犹豫地把发票报销了,然后让我把接收的论文给他看看。我当时是高高兴兴地把论文打印,并高高兴兴地送到他办公室。可是,没过半个小时,天突然阴了下来。导师说,这篇论文没有达到该期刊的要求,让我自己退稿,或重新写一篇论文进行换稿。说良心话,我内心满是不愿意,但是“屈于”导师的“威力”,我心不甘、情不愿的被迫接收了他的要求。当然,我没有选择主动退稿,而是选择主动换稿。

  当时,我正好帮助一位老师完成了一个课题,也得到了一些好的结果。所以,大约两个礼拜后,我又重新撰写了一篇学术论文。然后,拿着它忐忑不安交到导师手中。这次,导师粗略地翻看了一下论文的内容,然后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说:这篇论文的内容还是值得发表,也可以在这个期刊上发表,但是论文语言、逻辑、层次上面都需要进行大的修改。他让我晚上再到办公室就论文进行商量。的确,他是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任,白天有忙不完的活。

  当天晚上,我俩从晚上7点多开始,就短短的6页纸的论文翻来覆去的讨论,一直到11点实验室门卫要关门熄灯。第二天,我按照他的要求,对论文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可以说,和上一次相比,它面目全非。然后,再一次打印给导师检查。他拿过论文,对论文的第一页进行了扫描式的检查,指出这还需要修改,那还需要改动。然后,再一次交给我,说后面根据第一页的形式进行修改。并说,什么时候让他看完第一页错误或者可以修改的地方少于三个,再接着修改第二页。

  说良心话,导师第一次要求我修改,我很愿意,第二次要求我修改,我还是很愿意。但是,就停留在第一页,让我修改了将近一个月,真有点折磨人的感觉。对于当时叛逆心理与自尊心理还非常重的我,可以说这一个月内心受到了何等的煎熬。6页A4纸,最后一共打印了四五十次,幸亏实验室打印不要钱,否则我更加不能接受了。

  就这样经过了1个多月的反复修改,导师最后终于点头让我投稿。于是,我给期刊编辑部打电话,说希望将上一篇稿件替换成现在这篇稿件。兴许这个电话是该期刊编辑部头一次听到这样的要求。他们二话没说,就问我是不是把这篇论文投到别的期刊了,说我这是违反学术道德的,等等云云。当然,我确实冤枉,并且态度十分的诚恳。最后,由于版面费都已经接收了,所以,他们只能再考虑我的这篇论文。所幸,半个月后,编辑来信接收,接收且无需修改。这才让我久违的复杂心情有所放松。

  时过数年,自第一篇学术论文发表以后,我基本上掌握了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写作思路,从此也开始了自己真正的学术生涯。个人在博士期间,在学校认定重点期刊发表20余篇学术论文,博士毕业时远超学校标准。至此,才真正体会到导师当时“折磨”我带来的“甜头”,也明白了只有被“压迫”的越厉害,才有可能“弹跳”的更厉害。

  最后,忠心感谢我的博士生导师。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17889&do=blog&id=525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