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速递
类型:转载来源:广州市第五批中学骨干教师培训班作者/推荐人: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跟岗实践学员周婷婷点击量:311264时间:2020年10月21日 20:21:28

钱扬义教授应邀给广州市李赤教育专家工作室与广州市丁革兵名教师工作室成员开展《在公开课中成长之“1+8”套餐策略》讲座

以下为转载原文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听《在公开课中成长之“1+8”套餐策略》讲座纪实与感悟

        公开课,是衡量一位教师教学水平的基本指标之一,也是教师逐步提升教学能力的阶梯。一节好的公开课能让人回味无穷,备受启发。但如何上一节好的公开课呢?公开课后,上课教师还能从公开课中获得更有价值的成长进阶呢?这是让一线老师感到头痛的问题。

        针对我们在公开课中遇到的困惑,2020年10月11日,应我们跟岗的实践导师丁革兵老师邀请,华南师范大学钱扬义教授给我们做了《在公开课中成长之“1+8”套餐策略》的讲座。参与听课的,还有“广州市李赤教育专家工作室”部分成员,以及“广州市丁革兵名教师工作室”全体成员。

   

图1  钱扬义教授、丁革兵老师与部分听课学员合影

        本次活动分为2大环节,分别是钱教授讲座和学员的互动与感悟。

     【环节一】钱教授讲座:幽默接地气有针对性有启发                        

        钱扬义教授的大名如雷贯耳。在我们几个学员的想象中,他应该是一位严肃的研究者。但真见其人,钱教授和蔼可亲,风趣幽默,在现场与我们交流亲切,一下子拉近了我们的距离。

        钱教授没有急着给我们介绍理论和案例,他先指出了我们公开课存在的问题:(1)拖堂严重;(2)上完课就完了,没成果意识;(3)只有学案和PPT;(4)效果好坏凭感觉。这几点问题很多一线教师都存在,钱教授总结得真到位啊! 

图2  学员们认真听钱扬义教授讲座

图3  广东省中学正高级教师李赤校长(左前1)在认真做笔记

  图4  钱扬义教授与学员交流互动

        接着,钱教授根据近年来指导公开课的经验,向老师们提出问题:“如何才能上好公开课?” 钱教授请1名学员分享了自己的看法,然后提出,一场具有启发性和提升性的公开课,必须具备6个特性:(1)问题性;(2)创新型;(3)效果性;(4)成果性;(5)研究性;(6)情趣性

 图5  钱言1      

                         

图6   钱言2

        基于以上的思考,钱教授为老师们带来他的团队近年来研究的成果——《公开课的“1+8”套餐策略》,主要从以下五方面进行介绍:一、公开课“(1+8)套餐”教师成长故事二、中学教师的三次成长论;三、中学教师教研教学的现状;四、公开课“(1+8)套餐”理论与实践 ;五、公开课“(1+8)套餐”对教研工作的启示。

        钱教授用图表的形式展示了教师的成长发展规律,他认为:教师是第一次的成长在入职的前五年,这一阶段的成长方式主要靠模仿,着重经验的积累及技能的提升。从第五年开始,多数教师进入了教研的高原期。此时,应靠“用理论”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效果,加强学习形成自己独特的主张与风格。教师的第三次成长在于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建立自己的思想,可以自我建构,才能成为有经验有理论的名师。

图7   讲座主要内容    

             

图8   认真听讲的学员

图9   教师成长曲线             

图10  钱教授与现场老师交流

        钱教授分析了中学教师的教学与教研现状,提出了上好公开课的(1+8)套餐策略。即上一堂公开课,形成8个成果。8个成果包括: (1)公开课的“文献综述”;(2)公开课的“教学设计”;(3)公开课的说课PPT;(4)公开课的讲课PPT;(5)公开课的学案;(6)公开课的学习效果“测试题”和“5点量表”;(7)公开课的微课;(8)公开课的教学论文。

        其中,钱教授着重介绍公开课的文献综述,并形象地把各个层次的教师设计比喻成不同水平的红烧肉。钱教授认为,设计公开课前应了解目前关于这个课题的研究现状,再思考自己的设计与已有设计相比改进了什么新东西,有了新的东西,才有自己的特色。

图11  公开课1+8套餐模型图          

图12   用一盘红烧肉类比文献综述

        钱教授认为,公开课的教学设计的题目应体现教学理念及学科素养,教学设计要具有研究性,他又用音乐五线谱类比教学设计的五部曲,讲解的既形象又生动;公开课的学习效果可通过设计“测试题”和“5点量表”而得到反馈。最后,可通过撰写论文,使公开课上的高效而且富有成果。

图13 “(1+8)套餐”对教研工作的启示              

图14   钱教授现场举例

      【环节二】学员交流感悟

        最后,全体听课人员分为4组,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分享了感受和体会。

图15  骨干教师学员画画谈感悟           

  图16  骨干教师分享感悟

图17  图18 图19广州市丁革兵名教师工作室成员书写的感悟

经过4个小组的分享,我们归纳主要有5点感悟:

        1.教学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一项研究建构的上升过程。钱教授通过郭飞红老师上《乙炔》这一公开课的案例告诉我们,从一开始的查阅文献到多次教学设计的调整,从课前设计到上课的呈现再到论文的成型,需要的不光是老师的勤奋努力,还需要老师用心研究。一节常规的公开课和一节高水平的公开课的差距是什么?应该首先是老师对教学精益求精的追求。

        2.传统公开课模式就是备教材,备学生,备资料,今天的钱教授提出新的高度:备文献。通过公开课的“文献综述”,既可以了解这一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也可以借鉴别人优秀的教学理念和设计,再根据个人的需要进行改编和整合,最终形成个人的成果,犹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让我们看得更远!

        3.通过钱教授对公开课的教学设计的全新诠释和丰富教学案例的呈现,让我们明白教学设计不在是流于形式,而是有实际的作用和意义。以前我们觉得三维目标是作用不大,平常写教案只写教学目标,通过钱教授的讲解,我们才真正领悟教学设计之间各个部分的紧密联系,教学目标对教师的上课是起到一个提纲挈领的指导作用。

        4.公开课的学习效果可通过“测试题”和“五点量表”进行反馈,通过定性和定量对我们课堂进行实时评价。这是我们以前想都没有想过的问题,平常我们经常责怪学生,这么简单的问题,讲了学生还是搞不懂。其实,可能就是我们的教学过程出现了问题,我们不是以科学的评价方式去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而是以经验主义想当然,这也就是我们以后需要努力改进的方向。

        5.钱教授说,一堂课,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句话给我们学员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真的要同“大容量,满堂灌”拜拜了。我们以后要尝试学习如何给学生上更好的课,上更高效的课,如何让自己在公开课中茁壮成长,争取近2年内有自己的优质“1+8”公开课教学套餐呈现。

 

编辑:钟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