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类型:转载 | 来源:番禺教师进修学校 教师发展中心 | 作者/推荐人:番禺教师进修学校 教师发展中心 | 点击量:4161 | 时间:2025年11月24日 17:33:31 |
编者按:2023年12月8日下午,番禺区初三化学游戏化教学设计与实施系列教研第二场活动在番禺区南雅学校举行。本次教研系列活动是深化游戏化教学实践的有效探索,随着“融·乐”课堂模式的逐步完善,游戏化教学也在不断迭代更新,这需要广大教师们集思广益,积极构建,让更丰富的提升学科素养的教学范式落地开花。 现转载相关推送,供大家交流学习。 游戏增学习动力,融乐促素养发展——初三化学游戏化教学设计与实施系列教研第二场为落实新课标对培养学科素养的要求,推动我区“融·乐课堂3.0”模式的深入探索和研究,2023年12月8日下午,番禺区初三化学游戏化教学设计与实施系列教研第二场活动在番禺区南雅学校举行,全区初三化学教师参加活动。 课例展示,精彩纷呈 番禺区华南碧桂园学校戴诗玲老师在课例一《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中以鉴别真假黄金引入新课,带领学生比较常见金属在空气中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让学生自主实验探究镁锌铁铜与酸的反应情况,初步比较出常见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最后呼应真实情景,让学生根据课程内容提出鉴别真假黄金的方法。戴老师在课例中两次应用华南师范大学钱扬义教授团队研发的“520化学扑克牌”游戏体系,让学生通过扑克牌速度比拼的方法巩固知识。游戏规则简单明了,操作性强,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收获了知识和乐趣,课堂气氛热烈。
番禺区南雅学校陈颖瑜老师在课例二《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中以制作金属铭牌为真实情景,提炼出主线问题“金属能和什么物质反应”,引导学生开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体验科学家探索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过程。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药品制作铭牌,丰富了教学评价方式,提高了学生运用化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突破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记忆和运用这一重点难点时,陈老师巧妙地使用了化学扑克牌,用游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避免机械记忆带来学习倦怠。并预留充足时间让学生利用扑克牌展示物质是否能配对反应,充分体现了游戏激发学习动力、学生是课堂主体的理念。
专题讲座,提纲挈领 课例展示后,番禺区沙滘中学区尚仁老师作题为《初中游戏化的教学功能的开发与研究》的专题讲座。区老师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将游戏化教学引入课堂,对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游戏应符合以下要求:一是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有效运用实施;二是对学生学习效果有反馈和评价;三是能照顾到全体学生和不同水平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逐步取得进步。“520化学扑克牌”游戏体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更多的老师可参考应用,丰富和发展“520化学扑克牌”游戏体系。
共聚一堂,点评分享 全区化学教师对两节课例和专题讲座展开热烈讨论,大家畅所欲言,表示两节课例值得借鉴学习,对游戏化教学满怀兴趣,课例中例如真假黄金鉴别、制作金属铭牌和化学扑克牌游戏等环节创新有效。华南师范大学钱扬义教授团队研究生代表参与了本次活动,她表示游戏化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确有用。
总结发言,展望未来 番禺区化学教研员陈谦明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陈老师指出,两节课例在知识性和游戏设计上具有递进关系,教学活动设计合理、逻辑清晰。他强调,创设真实情景有助于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传统的讲授、默写背诵方法固然有其作用,但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学科素养时,创新型的教学手段如游戏化教学,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初三化学游戏化教学设计与实施系列教研系列活动是深化游戏化教学实践的有效探索。随着“融·乐”课堂模式的逐步完善,游戏化教学也在不断迭代更新,这需要广大教师们集思广益,积极构建,让更丰富的提升学科素养的教学范式落地开花。 | ||||